人民网深圳12月18日电(陈育柱、肖锟)12月18日,《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研究(2019)——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在深圳发布。《报告》显示,深圳创新综合指数位列粤港澳大湾区首位。
《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研究(2019)》是对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等全国主要城市“双创”发展的第四次评估。在今年的评估中,北京首次超越深圳,位列城市“双创”综合指数首位。在外部经济波动影响企业开展实验发展创新的情况下,北京、武汉、西安等基础研究投入密集的城市表现坚挺。
《报告》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进行评估。综合指数显示,深圳位列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指数首位,香港、澳门紧随其后。在创新环境方面,粤港澳大湾区香港、澳门、广州、深圳四个城市在市场结构、制度文化、配套建设、产业基础等方面各有所长。在创新资源方面,广州引领人力资本优势,深圳稳守研发投入优势。在创新绩效方面,粤港澳大湾区体现出“深圳重创新、澳门增长快、香港可持续”的特征。
《报告》提出,区域创新市场结构现代化滞后,是制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赶超发达国家和城市的重要原因。粤港澳大湾区依然面临着结构现代化的挑战,表现在试验发展创新市场化空间逐步收窄,而基础研究创新市场和应用研究创新市场的市场化实现程度却不足。
构建区域性创新市场,不能一蹴而就。《报告》建议,构建多元创新市场驱动的市场体系,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共享平台,鼓励企业建立应用基础研究中心,引导“规上”校企共建技术研究院,倡导国际化的研究治理和伦理;构建中心外围融合互动的创新网络,建立湾区城市间创新合作的顶层设计,构建高效、立体式交通协同体系,多模式打造产业协同发展合作网络,加强促进人才自由流动的制度保障;构建三大市场供需平衡的动态机制,积极融入全球科学体系,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,发展非营利机构提供多元化资金来源;构建国际接轨的创新市场支撑体系,建立区域性创新市场的法治优势,建立大湾区技术交易大数据系统,建立大湾区网络技术交易市场。
“构建区域性创新市场,既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次新实践,也是一次思想观念的变革。其根本上,是实现创新治理范式的转变。”《报告》建议,科技治理体系从政府作为唯一管理者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转变,政府从资源管理为主向多手段治理转变。建立一套行得通、真管用、有效率,具有优越性和生命力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。
《报告》由国务院参事室指导,“双创”研究课题组撰写。国务院参事、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“放管服”改革协调小组专家组成员王京生担任“双创”研究课题组长,成员来自皇冠登录入口welcome主任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(深圳)研究院院长陶一桃教授团队。
(责编:陈育柱、胡苇杭)
本文转自人民网 原文链接:
http://sz.people.com.cn/n2/2019/1218/c202846-33644170.html?from=singlemessage&isappinstalled=0